MoneyDJ新聞 2024-09-19 11:32:16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在再生醫療雙法支持下,再生醫學療法已成為罕見及棘手疾病治療新希望,為了串聯再生醫學產業並創造商機,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寬量國際(QIC)與工研院聯手舉辦「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小聚」,聚焦於再生醫學,邀請產學研醫各界專家共同探討從趨勢、科技、臨床到產業最新發展,凝聚以跨域創新合作平台為核心,催生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共識,期盼加速推動生醫創新應用與商品化。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指出,跨域創新合作平台是台灣生醫產業的核心樞紐,扮演整合與協作角色,致力於橋接產業與臨床試驗,已成功串接23家醫療院所及醫學中心,並與國內外重要資本公司及中小型企業建立深厚聯繫,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擬定及建構生醫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加速生醫產品的開發,也專注於技術、人才、資金及市場四大面向,協助新創團隊迅速成長。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表示,台灣新興生技公司正引領生醫產業進入「第三波浪潮」,推動台灣生技醫療指數自2020年以來上漲45%,表現遠優於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與香港恒生生技指數,使台灣生技產業成為國內外投資人聚焦板塊。
谷月涵強調,台灣生技產業在創新與技術研發上引領全球,研究發展費用佔營收比例達19%,在主要市場中僅次於美國;在細胞治療領域,台灣公司研究發展費用佔營收比例達47%,更遠高於產業平均。
谷月涵表示,以開發中產品的治療形式來看,異體細胞療法佔56%,適應症遍及實體腫瘤、神經疾病以及免疫疾病等仍存在巨大醫療需求的領域,顯示台灣細胞治療產業目前掌握尖端技術,大量投入於研發,目前約66%的開發中產品處在概念驗證階段,未來將銜接我國優質臨床試驗場域,前景可期。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張毓翰表示,再生醫學在研發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於臨床試驗,尤其針對各別製劑驗證療效、確保安全性、獲許可批准甚至到治療的覆蓋面都是需關關謹慎把關;而這樣的臨床試驗中心也需要具備病人數量大、整體環境優、人員素質佳等,才能順利推展再生醫學產業化;林口長庚體系目前正在打造醫學臨床試驗綠色通道,透過大家一棒接一棒,為產業建構系統典範加速產品化。
此次小聚也邀請許多創新再生醫學應用的重要廠商,分享重要研發突破,其中,專注於幹細胞與癌症免疫細胞新藥研發的長聖國際生醫(6712)總經理黃文良指出,公司具全球首創異體mRNA CAR-T療法CAR001,能消滅近9成的實體腫瘤,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啟動Phase 1/2a臨床試驗收案。
以臍帶血發展細胞治療的永笙生技執行長特助蘇郁清指出,公司開發的新藥RegeneCyte,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通知進入藥證實質審查程序,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家取得臍帶血藥證的細胞治療公司。
國際生技投資集團RMT(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在台成立之分公司博醫能生技董事長何啟功則表示,公司繼與工研院臨床授權「異體間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傷口修復產品」後,再加碼合作「細胞3D列印技術及衍生新創事業發展」,希冀基於我國雄厚再生醫學能量進行多適應症研發,並以博醫能全球通路推動台灣再生醫產業走向國際。
面對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持續聚焦市場新價值、新需求,擬定《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作為研發方向,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在「健康樂活」領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如攜手寬量國際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並透過產業小聚進行交流,加速推動生醫創新應用與商品化,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圖片來源:寬量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