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19-05-23 10:43:49 記者 劉莞青 報導
離岸風電是政府推升綠能能源佔比的一大重要政策,目前台灣能源98%依賴進口,政府冀透過再生能源,將綠能提升至2成,改善台灣能源自主情況;而同時,政府也強調離岸風電供應鏈在台灣建立以後,將能外銷至亞洲其他積極布局離岸風電市場,成為亞洲離岸風電核心,但外界對此也質疑不斷,能否成功外銷,現階段來看,答案很可能將視產業而定。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會(CIP)日前在與台船環海簽約儀式上,表示願意擴大並且提前落實風場供應鏈的一大動機,是希望能夠協助台灣供應鏈達到經濟規模,進而有望成為亞洲地區的離岸風電產業核心。此一目標也呼應經濟部期許,即是打造台灣的離岸風電,並使供應鏈得外銷至亞洲其他地區。
需拚外銷至亞洲主因,係因僅靠台灣離岸風電規模並不足以長久支撐離岸風電產業;然而,整個產業能否藉由複製歐洲經驗、打造台灣風場再行外銷,仍備受外界質疑,而此一答案,很可能將視離岸風電當中各種供應鏈廠商而有所不同。
今年5月18日上緯(3708)進行苗栗海洋風場開工儀式,經濟部長沈榮津在現場提及,離岸風電是具有區域性的產業,政府認為,透過台灣風場練兵,能夠給予台灣廠商累積經驗的機會,並藉機躋身產業國際大廠供應鏈,藉此外銷,國內廠商包括永冠-KY(1589)、信邦(3023)本身即在風機大廠Siemens Gamesa、MHI Vestas供應鏈中,但其他廠商想要躋身其中,則有難度。
以上緯為例,上緯目前營收有約35%來自風電葉片樹脂,尖峰時期則有超過4至5成的營收來自風電葉片樹脂,主要供應給積極建設風場的中國市場,下游風機廠商包括中國風機龍頭金風,但相對上緯在中國市佔約1成以上,全球市佔率則是近2年才見到成長。
當中最主要原因,上緯表示是在於風電葉片樹脂對於國際大廠如Siemens Gamesa、MHI Vestas來看,都有穩定的供應商如Hexion、Huntsman,基本上也沒有再對其他材料廠商提供認證測試的機會,但當台灣建立離岸風場的時候,供應鏈本土化門檻就能夠成為本土廠商認證測試的叩門磚。
表一、上緯投控2018年各市場葉片樹脂市佔率
製表/MoneyDJ劉莞青;資料來源/上緯投控法說會簡報
在取得兩大國際風機廠商認證後,也代表上緯有機會在未來5年取得供應台灣離岸風電現有5.7GW容量葉片樹脂的商機,雖然相較中國1年即有10GW的用量相對少,但透過台灣打造離岸風電的機會,又再拓寬上緯外銷市場的版圖。
而以台船(2208)的案例來看,為打造屬於台灣離岸風電的海事工程團隊,台船領軍成立M-Team,也與比利時海事工程廠商DEME旗下GeoSea合資,成立台船環海,最主要的目的亦是希望能夠透過與GeoSea的合作,將海事工程技術留在台灣。
台船除了已經為此打造一艘大型駁船來承載風機、水下基礎等設備,現階段到2021年來看,台船評估調查海象、測繪、搭載人員的交通船舶會是主要需求,台船也預期可以陸續在國內找到合適的船隊,但也需要GeoSea來評估與培訓,後續2021年至2023年,水下基礎施工船等不同船舶需求則需後續再行籌獲。
台船也看好,過往由於亞洲欠缺打造離岸風電的經驗,也沒有相對應的海事工程船隊,因而需向歐洲借船、借將,但如果台灣能夠順利打造出屬於離岸風電的M-Team,未來搶佔尚且屬於低度開發的亞洲離岸風電市場安裝,在地理位置上更趨近市場、氣候等自然環境條件也相當,應具有一定優勢。
整體而言,台灣離岸風電確實給與廠商切入大廠供應鏈的機會,然而並非所有廠商都可以雨露均霑,龐大如水下基礎、基樁等設備,未來從台灣供應亞洲市場外銷,運輸上是否符合客戶成本效益、抑或是需在複製設廠經驗藉設立新廠搶攻市場,相對還需時間觀察。
表二、上緯/台船今年首季業績
|
Q1營收(億元) |
年增率 |
EPS(元) |
上緯(3708) |
15.23 |
32% |
0.72元 |
台船(2208) |
31.73 |
10% |
-0.67元 |
製表/MoneyDJ劉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