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1983年、1994年經驗顯示FED應迅速打擊通膨

2022/06/29 15:15

MoneyDJ新聞 2022-06-29 15:15:28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週二(6月28日)撰文指出,歷史經驗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1983年、1994年採取的貨幣政策做法是當今政策制定者更好的學習榜樣。布拉德今年在FOMC利率會議擁有投票權。

根據布拉德週二發表的文章,美國最近幾個月的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價格不計)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年增率升至與1974年、1983年類似的水準。

面對高通膨,FOMC在1974年、1983年採取截然不同的政策措施。1974年、1983年的對照經驗,讓許多人相信、先發制人對付通膨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布拉德指出,FOMC在1974年聚焦影響通膨的非貨幣因素(例如:政府預算赤字、油價衝擊以及企業、工會引發的價格與薪資過度上揚)、而非貨幣政策本身。

美國核心PCE通膨率維持在5%以上長達10年之久,期間(1974年末至1975年初、1980年末至1981年初)兩度逼近10%。這段期間,實體經濟活動波動劇烈,部分是因為高通膨扭曲價格訊號、進而影響實體經濟活動,美國因而在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期經歷三次經濟衰退。

FOMC在1983年採取不同的貨幣政策作法、更加關注影響通膨的貨幣因素,即便通膨下跌、政策利率仍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準。

事實證明、FOMC 1983年採取的策略是成功的,美國核心PCE通膨率在接下來的10年維持在低於5%的水準,實體經濟持穩,高實質利率並未引發經濟衰退。美國在1980年代剩餘時間經歷了強勁擴張,直到1990-91年才步入衰退。

布拉德認為,這兩種不同貨幣政策作法的教訓就是、對通膨採取先發制人將可控制通膨在低檔並促進強勁的實體經濟。

FOMC在1994年初至1995年初通膨普遍溫和的環境下、調高政策利率300個基點(從3%升至6%)。與1983年經驗類似,當時實質利率很高,但經濟一路擴張至2001年。事實上,整個二戰後經濟成長、勞動力市場表現最好的時期之一就是發生在1990年代後半期。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