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中芯涉侵權、台積恐提告? 業界這麼看

2022/07/25 13:31

MoneyDJ新聞 2022-07-25 13:31:02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在522億美金的美國晶片補助法案表決前夕,近日外媒爆出中國最大晶圓代工業者中芯國際7奈米製程已順利量產,並疑似抄襲台積電(2330),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外界不免好奇,中芯在缺乏EUV(極紫外光)微影設備之下,為何還能往先進製程挺進?此外,由於過去台積電曾有兩度狀告中芯的先例,是否會因此再度對簿公堂?也是市場關注焦點之一。

根據Tom`s Hardware、SemiAnalysis報導,中芯晶圓代工客戶MinerVa的網站顯示,該公司的7奈米晶片從2021年7月開始量產。TechInsights買來這款晶片進行逆向工程,初步影像顯示,該晶片幾乎是台積電7奈米製程的翻版(a close copy of TSMC),抄襲嫌疑濃厚。

自從美方「中芯禁令」發布以來,中芯在關鍵設備取得上等於被掐住喉嚨,所有先進製程的研發已轉向低調進行。在2022年第1季財報中,公司也未披露各製程節點對營收的貢獻數據,就是為了不要被抓住把柄,讓美方有理由再擴大制裁,如今疑似被抓包,也更牽動兩國的敏感神經。

事實上,中芯身為中國半導體的門面擔當,在梁孟松於2017年加入後,就積極展現追趕野心,根據2019年公布的技術藍圖,相當於台積電第一代7奈米的N+1製程(第二代FinFET)在2020年實現小規模量產,並將發展約當台積電7奈米加強版的N+2製程,而這次TechInsights傳出的消息,應是採N+2製程技術來生產產品。市場最好奇的是,沒有關鍵設備EUV的中芯,如何能夠成功讓7奈米產品上市。

2021年底,前台積電研發副總、浸潤式微影之父林本堅就曾表示,在無法取得EUV設備的情況下,中芯就可以發展到5奈米製程,現有技術已可以支援,只是不一定有效率。也就是說,只要有DUV(深紫外光)微影設備,不只可以擴充成熟製程,也能做到5奈米,這也是市場頻傳美國正遊說荷蘭、日本政府,要求將中芯銷售禁令範圍、類別擴大到DUV 的原因之一。

若中芯靠著DUV量產7奈米、甚至5奈米,會造成什麼威脅嗎?業界人士說明,EUV設備可以顯著地減少薄膜、蝕刻和檢測的循環,以微影(exposure)製程來看,每一道EUV能做的事,DUV大約需要花2~3道才能完成,對應到後面還有其他如蝕刻等製程,等於工序會增加更多,cycle time也會多出約40~50%。

在工序增加下,材料的耗費也會增多,因此7奈米DUV的生產成本、效率一定不如採用EUV的方案,且效能也差了一截。雖然EUV設備要價不斐,但從等效來看,反而是比較有利的方案,台積電第一版7奈米也已sunset、轉往EUV製程。

不過,對中芯來說,儘管被美方箝制住,發展先進製程依舊是勢在必行,只是從檯面上轉向檯面下而已。半導體已成戰略物資,就算投入成本再高、再沒效率,中芯也不能夠放棄,目的在於推動半導體在地化,降低他國對本土半導體廠商的牽制。

另外,外界也關心,中芯若涉及侵權,台積電是否會提告。一位熟悉國際法的資深律師則表示,觀察過去這類專利侵權爭議案件,多以和解收場居多,專利訴訟案以和解居多,主要是因訴訟期曠日廢時、費用龐大,除非是關係到最關鍵的技術,並會影響到公司賴以生存的業務,才會窮盡訴訟程序、告到底。

熟悉半導體的人士則認為,半導體公司進行逆向工程不是新鮮事,不過,廠商不一定會把最重要且關鍵的技術寫進專利,因其他競爭者就有機會做一定程度的更改、進行抄襲,來提升產品的效能;反而是一些比較基礎的、認定對手未來遲早會想到的,會先申請專利保護。

回顧過去,台積電曾在2003年、2006年狀告中芯,最後皆達成和解協議。當初的時代背景跟現今差異頗大,如今台積電不管是在技術、國際地位、資本投入上都不同昔日而語,現已建立出凡人無法跨越的護城河。尤其在美中貿易爭端下,來自中國競爭者的威脅已大幅降低,同時中國亦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台積電也在當地持續擴產,如果挑起戰火,對公司幾乎沒有好處。

有部分人士認為,這次中芯的抄襲勢必是滴水不露,台積電若要提告也不一定穩操勝券。不過,該名律師認為,台積電只要把戰線拉到美國就好,一般國際企業在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時,大多會善用美國民事訴訟法上的長臂法則(Long Arm Statute),選擇對自己較有利的法院,若真對簿公堂,台積電仍將占上風。

整體來看,分析師認為,近期傳出中芯量產7奈米的消息,從技術層次、商業利益來看,對於台積電都不致於有實質侵害,反而要觀察美國晶片法案即將進入表決,外傳擬附帶附美設廠業者未來10年不得在大陸進行特定投資的條件。在G2世界下,地緣政治風險最難以預測,對於供應鏈的布局也將帶來更多挑戰,台廠如何見招拆招,將牽動接下來的營運方向。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