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產業受到過度監管的威脅?
國際管理顧問公司Deloitte關於歐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顯示,與中國及美國相較,在經濟衰退下歐洲的監管令人窒息。歐洲產業情形並不樂觀,歐盟工業生產兩年內下降超過10%。而比利時過去兩年工業生產下降更將近13%。
國際管理顧問公司Deloitte警告,若不做出任何改變,這只是個開端。以鋼鐵業為例,十年間,歐洲從淨出口國轉變為淨進口國。此外,比利時化工產業目前產能利用率約70%左右,明顯低於歷史趨勢。
能源脆弱性
該研究亦指出,歐洲工業用戶電價平均比美國高出兩到三倍,比中國高出兩倍。歐洲能源有63%依賴進口,中國為21%,而美國已成為能源淨出口國。這種能源依賴將使歐洲容易受到價格上漲與地緣政治變動影響。
為了許可證?在美國最長4年
該研究點出最重要的警訊,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企業(32%)認為監管是長期投資的主要障礙。與美國和中國相比,歐盟產業計畫的核准程序最長,大型計畫甚至長達九年,較美國平均核准時間長1.5至2倍。歐洲現有法規的複雜性,且將推出的新法規更進一步加劇此問題。企業界疾呼必須採取措施,並指出正因監管的複雜性,想要投資的公司無法按照他們想要的速度進行投資。
新指令及其成本
Deloitte特別指出關注永續發展之企業永續報告指令( Corporate Sustain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與尊重人權之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 Corporate Sustain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這些指令不會增加競爭力,且報告相關的複雜性和壓力,只會增加公司成本。
另一方面,Deloitte提及中國有一項簡化流程,比歐洲快3至5倍,亦即對於優先產業可在數個月內許可。至於對永續的關切與人權尊重,則有待觀察。
綠色科技展望
研究指出,歐盟資產在於綠色技術創新,尤其歐洲在2023年底前籌集180億歐元的創投資本,而美國僅120億歐元,且歐洲該金額持續增加,而美國則停滯。此外,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29%)亦明顯高於美國(19%)及中國(13%)。但歐洲大陸的相對優勢正在減弱,像競爭對手中國已製造比歐洲業者大兩倍的風機。
簡言之,大多數公司都是全球性,會想知道在歐洲、美國或中國哪個投資較好。無論歐洲以什麼標準脫穎而出,然歐洲產業生存仍相當緊迫。(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