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買對保險的機率:先弄懂保險術語!

2015/02/22 12:44

小美一從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出版社上班,在公司被資深同事的保險業務員推銷了一張儲蓄保險,並告訴小美要趁年輕存保險,存愈多錢,以後可以領很多又有保障。由於小美第一次聽到保險,自然對於一堆名詞摸不著頭緒,所以小美決定先上網找資料。沒有想到小美資料看愈多,頭也跟著愈疼,例如:「儲蓄險同通是高保費且低保障,保障金額很低」,這到底在說什麼?又分別查了保費、保障、保額在說什麼,網路資訊很多也不知道誰寫的對,用了2小時卻更不清楚什麼是保險?到底小美該如何瞭解快速保險?

保險,對一般民眾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專有名詞,且保險基本的目的,也並非存錢,繳愈多的保費,與保障高不高也沒有一定的關係,主要還是看購買的保險商品內容而定。

比較常見的幾個名詞,比如「保額」、「保費」、「繳費年期」、「保障年限」、「被保險人」,都是有一定的定義。撇開較為嚴謹的保險法或保險學的解釋方式,可以用比較直接的方式說明如下:

◆保額(保險金額,嚴謹定義參閱保險法72條)

可想成「保險理賠金額」,也就是發生保單內由保險公司承保範圍(或稱保障項目)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依保單條款約定,所應給付給受益人的最高限額。

◆保費(保險費)

即「保險費用」。就是購買保險所需要繳納(支出)的費用。例如:年繳保費5萬元,等於一年購買該保險所需要支出的花費。

◆繳費年期

總共需要繳費的年限。例如:年繳20年期,等於需要繳費20年期。

◆保障年限

即「保障持續到那個年齡(年度)」。例如:保障年限如寫至75歲,通常為1年1期的定期險,持續繳費下,可保障最高至75歲;如寫終身,通常為終身險種,保障終身,但要注意的是,條款仍會註明終身的年齡上限(一般常見為99歲、105歲、110歲等)。

◆被保險人(嚴謹定義參閱保險法第4條)

簡單理解為「被保障的人」。比如買住院醫療保險,住院7天後出院,可以向保險公司請領住院期間的保險理賠。

但是上面說的也不過冰山一角,還有很多的專業名詞沒被提到(甚至有些是業務行銷話術自創術語),對於從未接觸過保險商品的民眾,多半如有字天書,怎麼看也不明白。比如業務員口中說出的「領回」本金,究竟是保險給付項目約定的「滿期金」、「祝壽金」或「生存金」?還是業務員透過自創話術,要求投保人主動解約領回解約金?意義大不同!

對於這樣的情形,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藉由保險書籍、網路討論區來協助逐步理解,藉由他人於網路討論區中的發問及討論,加上自行閱讀保險書籍(非談論業務銷售方面),必能更容易快速提高對保險內容的理解。由於一般人多半沒有學術研究上或考試的考量,有關保險教科書方面的閱讀是否必要,則可以視個人需要再進一步參閱。

至於終究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瞭解保險?一般來說因人而異?只能說,相對於未來繳費的時間,個人以為給自己至少3個月的時間來蒐集保險知識,有一定的必要性。當然,藉由業務員的說明也是一個方法,但在無法認定業務素質的前提,對保險建立一定的資訊,也才足以初步判斷業務員說詞是否正確。相信一定期間做完功課,小美更能找到符合自己的保險規劃。

本文出自於保險頻道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