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程縮微趨勢夯 漢微科電子束檢測持續成長

2011/11/14 13:21

精實新聞 2011-11-14 13:21:10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晶圓檢測設備廠漢民微測科技(漢微科:3658)看準晶圓製程微縮趨勢,傳統光學檢測上將遭遇到物理極限,率先開發電子束(E-Beam)檢測技術,自2003年正式成立以來歷經6年虧損,在去(2010)年順利由虧轉盈;除出貨給台積電(2330)、Samsung等晶圓大廠之外,漢微科更在今年敲入美商Micron的檢測設備供應鏈,法人估漢微科今年全年EPS將有機會超過13元水準。

漢微科成立於2003年,看準晶圓製程縮微趨勢方興未艾,傳統的光學(可見光與不可見光)檢測設備將不敷製程持續縮微化的晶圓廠所需,因此從成立以來即鎖定電子束檢測技術持續開發,在2004年透過併購美商Hermes Micronvision Inc.取得核心技術,並在同年開發、售出第一台自製的電子束檢測設備,打破過去由美、日大廠壟斷的電子束檢測設備市場。

隨著晶圓廠大力推動將製程縮微到45奈米以下的階段,傳統檢測設備所採用的可見光、紫外光(UV)、深紫外光(DUV)技術,受限於物理限制,將無法因應晶圓內部孔隙缺陷(via defect)檢測所需,因此精度更高的電子束檢測技術,就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晶圓檢測設備技術趨勢所在。

電子束檢測技術,乃是透過電子束激發晶圓表面電子,並以電子偵測器搜集資訊、製作晶圓表面微觀影像後進行比對,判斷晶圓是否在製造過程中有產生缺陷。對於目前晶圓廠紛紛將製程轉移至45奈米的趨勢,電子束檢測技術將可確保在高精密度的晶圓製程中,產品良率仍能獲得保證。

漢微科從2004年推出第一台電子束檢測設備以來,已經取得71項有關檢測原理、製程、演算法的專利。其中,由於演算法直接決定了電子束檢測機台的掃描敏感度與效率,漢微科的演算法專利,亦確保了其較同業產品更佳的運作效能。

漢微科的電子束晶圓檢測設備所採用的電子槍、電子模組、供電設備等重要零組件,均是自行研發、生產。在半導體製程持續縮微至40奈米,甚至2012年28奈米就可望成為製程主流的趨勢之下,全球晶圓廠對於電子束檢測設備的需求,一年將以增加60台的速度穩健成長,漢微科亦將以其領先業界的技術,持續成長。

漢微科成立以來,因機台開發、推動行銷的發酵速度較慢,到2010年上半年為止都仍陷於虧損,不過2010年下半年在台積電、Samsung等大客戶展開擴廠動作支撐,漢微科在2010年下半年獲利高達6.54億元、半年EPS高達15.52元,順利推升全年獲利轉虧為盈,去年全年獲利為2.51億元,EPS為5.69元。

而今年上半年,漢微科營收為11.04億元,較2010年同期的6383萬元暴增16倍,毛利率66.7%,營益率27.5%;稅前盈餘2.85億元,稅後盈餘2.61億元,EPS為4.35元。由於漢微科也已順利打入美商Micron、韓商Hynix的設備供應鏈,客戶結構涵蓋全球半導體大廠,隨著下半年機台集中出貨、認列營收,法人看好漢微科下半年獲利可較上半年翻倍,全年EPS可望超過13元。

漢微科的檢測設備技術目前已涵蓋90奈米、65奈米,及45奈米製程的檢測設備開發與量產,並開始朝32、22奈米以下製程的檢測機台推進,而在客戶開發方面,2012年將鎖定IBM、Global Foundry等半導體大廠,估可分散客戶集中風險。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