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顧能分析師:MWC焦點,看陸廠拉近多少差距

2012/02/28 13:37

精實新聞 2012-02-28 13:37:04 記者 陳祈儒 報導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今起在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舉行,同時專業研究單位顧能(Gartner)也將於下周舉行消費性電子裝置市場趨勢論壇。不同於下周論壇內容,Gartner行動通訊資深分析師呂俊寬在MWC舉行的同時接受本刊專訪,評估行動裝置與手機市況變化未來的觀察重心。呂俊寬評估,因為部份品牌大廠在展前已宣布沒有同步推出新產品,或是未參加,因此關心焦點在於大陸品牌廠中興通訊(ZTE)、華為(Huawei)此次\]在硬體規格提升的速度有多快。

此次MWC新機種發表,中興通訊、華為也沒有缺席。呂俊寬說,大陸品牌廠整體穩定性或許還沒有國際品牌廠來得好,但是可以在MWC上亦同步推出超薄、四核心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代表大陸品牌商正在縮短與宏達電(2498)、樂金(LG)、三星(Samsung)之間的差距,這對於國際品牌商來說,多少帶點危險訊號。以下是專訪內容:

(1.)記者問:此次MWC,你覺得可以觀察什麼重心。

呂俊寬答(以下簡稱答):去(2011)年宏達電率先在MWC前後推出LTE手機,而4G手機只在美國銷售,所以激勵HTC去年在美國繳出亮眼成績,直到下半年iPhone上市之後,HTC銷售量才下來。

今年MWC展,以台灣角度出發是看HTC(宏達電)新手機發表與競爭力。而這一次三星並沒有把最新產品端上檯面,所以首要是看中興通訊、華為會推出什麼規格的手機,並且跟其他智慧型手機廠差距又縮短了多少。

這主要是高階手機「定價權」在蘋果(Apple)身上,三星因為有其策略運用與規格優勢,所以也有定價權。宏達電曾是Android最大的手機廠商,具有HSPA與LTE技術與電信商的支持等領先因素曾擁有定價權。惟同業高階產品實力上來之後,現在看中興、華為今年初是否推出規格提出、作出價位更便宜、性價比更好的手機,這樣對HTC將會有潛在影響。

(2.)大陸品牌廠Nvidia晶片,華為重視智慧機研發,你如何看待陸廠布局?

答:延續對HTC的看法,去年宏達電跟高通(Qualcomm)走得很近,在LTE推出領先同業不少,惟高通當時並無雙核晶片組;而今年宏達電也知道如此狀況,所以去找了輝達(Nvidia)推出更先進的四核手機。惟高通也因如此,同時會把晶片給其他手機品牌廠,同時,輝達的長期合作夥伴並非宏達電,所以輝達也會把四核處理器給其他業者,所以各有利弊。(編註:樂金LG、華為Huawei此次推出了四核心手機,華為採用同集團海思產品,樂金則採用輝達晶片組)。

大陸手機品牌廠商一開始從填補宏達電角色做起,像是宏達電過去替電信客戶作代工、後來全轉為自有品牌,大陸廠就接下電信代工的訂單來作;宏達電不作低階機種,大陸品牌先從低階機種做起。

中興、華為等大陸業者一直想辦法提高性價比,從最早聯發科(2454)晶片切入高階功能手機,再到高通晶片組智慧型手機市場。初期陸廠在手機的研發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機種不全然自己設計;華為、中興的營運模式挺複雜的,除了替客戶代工、也自行設計機種,或把機種外包代工。例如電信客戶想要低價位機種,陸廠為避免耗費資源,就會外包給ODM給design house手機設計商。

(3.)大陸品牌目前能夠跨出中國市場的作法是?

答:大陸手機品牌要在全球行銷,目前主要還是要透過電信營運商採購。這可分為電信成熟國家與新興市場兩個層面。陸廠要進入成熟國家,就是低價、高性價比,而且是一個大型品牌(如中興、華為)才能獲得電信商採購;另一方面,成熟國家銷售絕大部份是電信通路,所以open channel效益不大,只能靠電信營運商。

至於海外新興國家,目前對大陸品牌廠仍困難,因為中興、華為在開放通路上的經驗並不多,所以現階段ZTE、Huawei賣得最好的地區就是母市場(Home market)。

有趣的是,HTC一直想切入中國大陸市場,這是中興、華為的母市場,所以大陸品牌在中國表現比HTC要好。但是注重開放通路與品牌印象的海外新興市場,因為HTC經驗較豐富,中興、華為的智慧手機銷售成績與定位,卻比不上宏達電。

(4.)在iOS與Android平台夾擊下,Windows在手機市場有機會嗎?

答:顧能評估是在2015年時,Windows會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作業系統、市占率約20%,超越iOS的18%。以營運商的角度來說,電信業者無法掌握Google與Apple,所以電信歡迎第三個作業系統商加入戰局。而且相對於Google與Apple,Microsoft與Nokia陣營對電信客戶的支援度高。

微軟的Apps(應用程式)數量提升速度很快,惟最重要的是在地化,這也是微軟最新的Windows Phone目前還沒有辦法在中國大陸推出的原因。我認為Apps數量到了某一個數目後的意義就不大了;例如達10萬個應用程式,就已經有一定規模,因為消費者能下載的Apps數量有限。

其實,現在也已經有HTML5型態Apps出現在不同平台,未來這一種通用性與開發便利性方式普及後,未來Apps區別作業系統受歡迎程度的影響力將會下降。所以,未來Apps數量不全然決定哪一個作業系統的成功與否,能夠跨平台的雲端概念會比較重要。微軟Windows 8是否在手機、筆電、平板等不同終置上順利地跨平台,是否能夠吸引消費者加入這一個體系,將逐漸成為焦點。

(5.)國內品牌廠宏達電在硬體規格上努力提升,就此你如何看待。

答:過去幾年來HTC以新兵之姿成為智慧型手機的知名廠牌,其成功得來並不容易,也非偶然。如果比較三星背後集團資源、蘋果在軟體上與整併規模,其實是遠遠超越過HTC的。蘋果不僅有軟體,還自己設計晶片組,併購NAND controller快閃記憶體設計商,甚至能跟日本公司合資投入顯示面板。因此宏達電在硬體、軟體與平台上沒有占到太多先天優勢,要靠自己提升硬體研發。

(6.)蘋果與三星各有什麼優勢,蘋果仍是軟體整合嗎?三星的硬體的表現?

答:蘋果在內容優勢很強,顛覆了音樂與遊戲產業。至於三星方面,在Android架構下,品牌商能夠作的東西很少;我想不出來三星與HTC在雲端上能作的服務,是谷歌不能做且沒有的。相對,這也是三星電子聰明之處,不會去刻意強調軟體與服務,以硬體領先、外觀獨特性、第一眼辨識度成為領先品牌。

三星設計哲學,就是要求外觀要能在市面上數百款智慧型手機裡,三星的大螢幕、漂亮顯示面板、手機觸感能夠一眼被消費者相中;而軟體表現不能完全沒有、落後別人太多,但是不會要求軟體表現要很凸出。

其實,消費者實際購買手機過程中,重視的是觸感、螢幕品質、技術規格的高低,在這些硬體評比滿足之後,才會去看軟體表現;硬體是基本的,而軟體則算是加分而已。

 (7.)谷歌會不會切入硬體呢?如何看待這家公司與Android業者互動?

答:Google會不會介入硬體設計?這個還沒有答案,相信許多研究機構的看法也是兩極的。而顧能在這項議題上,比較有共識的是,把通訊專利拿掉之後,摩托羅拉手機不管在銷售量、設計感、品牌強度與供應鏈上,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不是最領先的廠商。

Google在併購了摩托羅拉移動之後,除了資金與採購成本上奧援,Google得兼顧其他Android製造廠如HTC、Samsung、ZTE、Huawei的感受。若是為了增加十幾個百分比智慧型手機市占率,把堅強的HTC、Samsung等趕跑了、讓這些盟友投到敵方Windows陣營,這對Google划不來。

我們評估,Google目前還沒有想清楚,短期內該如何使用摩托羅拉品牌;所以近期對硬體上不會有太激烈動作。Google或許會透過摩托羅拉品牌來維繫其通訊產業的影響力,這也要看後續Android合作夥伴反應而定。

併購摩托羅拉移動,讓Google手上多一個籌碼,只要摩托不要虧太多,Google寧願採取被動角色,最好是維持現狀,拿摩托專利庫收一點權利金、並抵擋訴訟。除非平台占有率與各陣營發生了很大變化,摩托這一張牌才會拿出來使用。

第二個可能,則是Google跨終端佈局,不排除布局非手機的硬體。Google在PC瀏覽與手機平台上很強,但是Google沒有在NB、平板上取得同等的占有率。所以,谷歌利用摩托羅拉來切入平板可能性是不低的,因為Android盟友也沒有在平板取得高市占,切入硬體平板不會得罪合作夥伴。

(8.)請就中興、華為手機業務,作一些比較?

答:中興通訊整體手機銷售量比較高,兩家品牌廠的海外主力市場也不太相同。華為以北美為主,中興通訊在歐洲、南美表現較好。整體來說,在品牌印象、通路資源以及產品線規劃上,華為比較擅長。華為在不同產品線規格間的操作,是比中興通訊要細膩許多。

華為近年的作為,比較像是國際品牌的行銷經營模式,而中興通訊偏向電信營運商導向。華為、中興通訊的公司經營體制不一樣,因此在品牌經營風格上,中興通訊在品牌上較為保守,而華為較為前瞻。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