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寧關門、不減赤,美國以後恐得加倍償還

2013/10/07 07:02

精實新聞 2013-10-07 07:02:56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舉債上限」為何經常成為財經媒體的焦點?美國公債問題究竟是「近憂」還是「遠慮」?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Jeff Sessions透過參議院官網指出,美國人均負債金額已達53,378美元、遠高於義大利(41,645美元)、希臘(39,384美元)、法國(37,104美元)、西班牙(26,637美元)、葡萄牙(23,857美元);預估到2016年美國聯邦債務餘額將攀升至創紀錄的20.3兆美元

第二任任期將在2017年1月20日結束的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原本承諾,「病患保護與平價醫療法(Patient Protection & Affordable Care Act);簡稱「歐巴馬健保案(Obamacare)」實施頭10年的總成本為9千億美元,但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預估已經將10年成本上調至2.6兆美元

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年度支出金額(見圖;來源:St. Louis Fed Economic Data;簡稱FRED)已經呈現高仰角成長,而這些都還是在Obamacare還沒啟動、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還沒大量退休的情況下出現的。

《共和黨擋Obamacare師出有名?》
CBO 9月17日發表「2013年長期預算展望」報告指出,Obamacare實施後2014年聯邦政府的健康照護計畫支出將大幅增加:更多低收入民眾將可加入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部分民眾透過Obamacare保險交易所購得的健康保險將可獲得政府補助。

根據CBO的推估,2038年美國主要健康照護計畫、社會安全的聯邦支出GDP佔比預估將達14%、較過去40年的平均值(7%)高出一倍。包括Medicare、Medicaid、兒童健康保險計畫以及Obamacare保險交易所保險補貼等主要健康照護計畫支出佔GDP比重(Federal Spending on Major Health Care Programs;見圖)預估將在2033年前後超越「其他非利息支出」躍居為最大項目。

2038年聯邦政府淨利息支出(註:支付給外國債權人的利息)GDP佔比預估將達5%、遠高於過去40年的平均值(2%),主要是受到聯邦債務持續攀高的影響。

2000年當美國聯邦政府還有預算盈餘的時候,當時聯邦收入GDP佔比報19.9%。CBO依據現行法令推估,2038年聯邦收入GDP佔比將自過去40年的平均值(17.5%)升至19.5%。換言之,2038年聯邦稅收等收入僅夠支應主要健康照護計畫、社會安全(14%)以及支付利息給外國債權人(5%),包括國防、其他斟酌性支出等支出都得舉債支應

CBO預估,2038年排除主要健康照護計畫、社會安全以及淨利息支出不計的聯邦支出GDP佔比將自過去40年的平均值(11%)降至7%、至少創1930年代以來新低

《Obamacare還沒啟動,歐巴馬已讓公眾持有的美債餘額增加90%》
共和黨籍前眾議院議長Newt Gingrich 4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文指出,美國最近一次聯邦政府關門是在1995-96年、分別是5天、16天,他與柯林頓(Bill Clinton)前總統是當事人。Gingrich說,許多人並不知道,民主黨籍前眾議院議長Tip O`Neill曾參與12次的政府關門事件,橫跨卡特(Jimmy Carter)、雷根(Ronald Reagan)總統任期,更離譜的是民主黨當時還是參眾兩院的多數黨。

Gingrich進一步指出,共和黨籍眾議院議員認為他們有責任表態反對Obamacare,因為他們當初就是打著反對旗幟參選、也因而在2010年、2012年取得眾院多數黨地位。他說,2012年總統大選與眾院選舉結果說明,美國正處於嚴重分裂狀態,因此雙方都有參與協商的義務。Gingrich認為,在歐巴馬認清此一分裂現實之前共和黨籍眾議院議員只能利用預算問題來迫使對手協商。

CNSNews.com 2日報導,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1月20日歐巴馬宣誓就職至2013年9月30日為止,公眾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務餘額增加89.879%至11.976兆美元;政府間債務餘額增加10%至4.76兆美元。

《Obamacare強制加保=新稅,不參加就得接罰單》
共和黨籍前國會議員Ron Paul日前在接受CNBC電視台專訪時指出,他無法理解為何美國人不能選擇自己照顧自己、為何Obamacare強迫每個人都得參加保險?

thestreet.com 3日報導,美國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裁定,Obamacare等同於新稅、因此對不參加的人課以罰款並沒有違憲。報導指出,2014年未投保罰金為95美元或1%的應稅所得(取較高金額);2016年起罰金將拉高至695美元或2.5%的應稅所得。

forbes.com去年12月報導,年所得在20萬美元的美國人或年所得在25萬美元以上的夫婦自2013年1月1日起須面對兩項新稅:0.9%的醫療保險薪資稅以及3.8%的投資所得稅。未來10年這兩項新稅預估將替Obamacare貢獻5成的新稅收。此外,Obamacare還將醫療費用抵扣門檻薪資佔比從7.5%調高至10%。

《談自由貿易協定時美國企業想分杯羹,談減赤時這些大企業只會躲得遠遠的》
華爾街日報(WSJ)部落格報導,截至2013年6月底為止美國非金融企業海外帳上現金報9千億美元、較去年底增加7%;佔整體企業現金總額的61%。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指出,除出國會推動稅制改革,否則美企的海外現金比重只會持續攀高

nerdwallet.com 9月30日報導,財星雜誌前五十大美國公司(註:包含美系銀行)當中、高達88%將盈餘藏在海外。數據顯示,財星五百大總計有1.6兆美元的海外盈餘,當中將近50%是由前二十大企業所囊括。如果這些企業將海外所得匯回國內,美國國庫將可進帳豐厚!

CBO指出,過去40年美國聯邦政府收入主要是來自個人所得稅(約佔聯邦總收入的一半)以及薪資稅(約佔三分之一);1970年代迄今企業所得稅GDP佔比僅介於1-3%之間。CBO預估,未來10年美國企業所得稅GDP佔比將走低。

紐約時報於2012年1月21日報導,一名蘋果(Apple Inc.)高層說:「我們在一百多個國家賣iPhone。我們沒有義務解決美國的問題。我們唯一的義務就是做出最好的產品。」截至2013年6月底為止蘋果帳上現金達1,470億美元、佔美國非金融企業(總計達1,067家)整體現金比重的10%、高於去年底的9.5%。

《CBO:經濟衰退恐引爆財政危機》
投資人可能會問,2011年舉債上限談判、2012年底財政懸崖都有驚無險地度過,這次該擔心嗎?對於可快速變更投資組合比重的金融市場投資人來說,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不過,對於想移民美國、想在美國進行長期投資的民眾來說,的確該對這個國家日益惡化的財政狀況進行審慎評估。否則,美國知名大企業就不會想辦法盡可能地讓現金停留在海外。

CBO坦承無法精確地預測美國是否會爆發財政危機以及發生的時間點,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斷定哪個水位的公債GDP佔比代表危機將至。然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假設前提下,政府債務水位越高、財政危機的風險也就會跟著升高。

CBO指出,許多國家的經驗顯示,財政危機通常是在經濟衰退期間爆發的。美國一旦爆發財政危機,屆時決策者可能會被迫採取下列三項不受歡迎的回應措施:重整債務、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註:大幅印錢、讓債務實質購買力縮水)、實施緊縮財政政策(削減支出、增稅)。

《在外國債權人喪失信心、美元獨霸地位遭威脅之前,美國舉債上限將續調高、QE不會停
美國自家人沒有理由、也有那個膽識敢自行引爆債務違約危機。美國眾議院投甫於10月5日以407票贊成、0票反對,決議在政府恢復正常運作之後補發工資給聯邦公務員。連公務員都不敢得罪了,這些人敢背負引爆金融危機的罪名嗎?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Richard Fisher甫於3日指出,如果美國政府不履行償債義務,美國信用將成為幻影、不再是一項既定事實,屆時經濟所面的衝擊將等同於2008年金融危機等級。

歐巴馬一方面擔心在他任內會再出現資產泡沫化、進而引發金融危機,但另一方面又說他絕不跟共和黨協商舉債上限。如果聯準會(FED)真的縮減買債規模,那麼中國、日本勢必得繼續替美國赤字買單。但,FED顯然不敢指望外國資金可以幫助它順利退場,先前說美國景氣好轉將逐步縮減買債規模似乎只是煙幕彈。歐巴馬選出來的新任FED主席如果不持續買債,那麼他就得認真減赤。

《美國不願認真減赤=拱手讓出儲備貨幣主導權》
Thomson Reuters 9月29日報導,南韓央行(BOK)外匯儲備管理集團總幹事秋興植(Choo Heung Sik)指出,舉債上限、預算僵局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公債買盤縮手、殖利率反轉上揚才可怕。既然FED沒膽在9月宣布縮減買債,那麼美債買盤縮小疑慮顯然是來自外國或美國本土民間資金。

2011年8月標準普爾調降美國主權債信評等、結果美債價格不跌反漲,但美債可以永遠利空不跌嗎?由高盛(Goldman Sach)、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等14家重量級金融界代表所組成的美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reasury Borrowing Advisory Committee;TBAC)在2011年8月向美國財政部做簡報時提出警告,對美元來說,當前國際金融沒有其他儲備貨幣選項(所以大家只能選擇美元)僅是「空洞的勝利」。

兩年過去了,美元似乎仍享有「金磚之父」歐尼爾(Jim O`Neill)所說的「囂張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但,美國債權人真的在睡大覺、繼續看美國玩「調高舉債上限、無限量QE」的老把戲嗎?

德國央行理事Joachim Nagel 7月3日指出,根據一份針對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管理經理所做的調查,1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投資人民幣;另有37%計畫在未來5-10年內買進人民幣資產。Nagel表示,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幣已成為交易貨幣(註:晉升為儲備貨幣過程當中的第一階段)、目前正處於轉型為投資貨幣的過渡期。

華爾街日報9月5日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簡稱BIS;俗稱「央行的央行」)報告顯示,人民幣已超越瑞典克朗、紐西蘭幣成為全球第九大熱門交易貨幣、排名高於上次調查(2010年)時的第17名。

換言之,當人民幣資產市場日益成熟茁壯、中國哪天若突然宣布黃金儲備已暴增至數千噸水準時,美國人可能會後悔沒有聽共和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話,早一點著手改革應得權益計畫。屆時,誠如CBO所說的,美國將同時喪失財政、貨幣政策主導權,這個國家將為濫用美元儲備地位優勢而加倍付出代價!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