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台灣科技業「傳產化」的下一步?

2013/10/31 14:40

精實新聞 2013-10-31 14:40:5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對照創新力走衰的台灣科技業,文創產業看似正要發
光發熱;上圖
霹靂正是台灣傳統文化商業化的成功範
,政府應多配套思考,才能打造另一次台灣奇蹟。

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日前一席「台灣高科技產業病了」的言論,引發不少共鳴,他特別點出是在創新與創業面;事實上,台灣高科技業有沒有遭遇結構性的調整問題,相信多數人從出口競爭力、資本市場對高科技股的喜好變化等,很容易窺見答案,但是現階段政府的作為究竟是對症下藥?還是病急亂投醫?

過去因歐美市場生產成本過高代工東移的環境下,台廠因為生產成本相對歐美為低,產品製造能力又優於其他開發中國家,成為兩面逢迎的市場寵兒,但曾幾何時,陸廠在政府計畫性扶植、龐大市場撐腰及更有利的生產成本下,逐步蠶食鯨吞台廠的市占版圖,有些早深耕大陸市場多年的台商不禁感嘆,目前MIT(Made In Taiwan)招牌,反而面臨定位層次不如歐美日甚至韓國,但價格又不如陸廠具競爭力的「三明治」困境。

這樣的情況,絕不是一夕造成,但是這幾年因台廠原處領先地位的硬體供應鏈,面臨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窘境,過去曾經造福一籮筐新貴、打造台灣傳奇的高科技業,突然變成人人喊打;持平點來說,台灣高科技業應該也不是已經到了全面崩盤的地步,但因代工導向、可被替代性高、並非市場主要規則制定者等結構性難處,多數廠商淪為隨客戶今年訂單流向及季節性需求興衰的單純景氣循環產業。

也因為成長性趨緩,訂單能見度的不確定性拉高,台灣高科技業從過去的夢幻行業,轉變為龍頭本益比都難超過20倍的類傳統產業,還能激勵台灣高科技廠的題材,僅存某某品牌新機的「概念股」,龐大的台灣高科技供應鏈,成了歐美日韓、甚至大陸品牌廠背後鮮少被人提起的「芸芸」供應商之一。

台灣高科技需要轉型,這點幾乎已經沒有人不認同,但是轉型是轉皮還是轉骨?最有趣的例子在於打造台灣品牌的爭論,很多言論把台韓高科技業的差距之所以拉大,結論簡單歸咎於有沒有品牌?但品牌就等於創新?有了品牌就能擺脫台廠困境?當然不是,如果空喊了品牌名號,花了大筆行銷經費,卻擺脫不了新創短缺、設計沿襲對手,其他附加服務又不能凸顯差異性的舊思維,大額的行銷廣告預算也是白花。

因此,品牌不會是解決台灣高科技廠的特效藥,而應該是李開復所謂的「創新」;這裡的創新,可能小從個人思維模式、大至政府提供創新的友善環境等,都得開始轉變;李開復開出的七帖藥方,遍及產官學界需鼓勵創業環境、引進創投、終端市場思維的極大化等,對於政府來說,適度鬆綁技術股條件,以利吸引全球人才,這是從過去的高科技業到今日蓬勃發展的生技業界,都曾高度疾呼。

而曾是台灣高科技業榮景背後功臣之一的創投業,歷經1990-2000年的高峰,爾後也隨高科技業及產業全球化的趨勢,轉至低潮,不過近年來算是「另類台灣奇蹟」的生技股,籌資效率已讓全世界「驚訝」,這或許給予台灣創投業新的發展契機,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這些本應是長期資金提供者角色的創投,轉而希望賺資本市場的「快錢」,恐怕又是產業另一次危機的開始。

台灣從不缺乏創新能量,從台灣音樂、電影到創造故事的民生消費業等,都看得到台灣人的創意巧思,這也是多數台商認為需要社會財富幾代累積、短期難被複製「軟實力」,只是台灣缺乏鼓勵創新的環境,就以政府重點扶植的文創業來說,近日台銀董事長李紀珠所言,台灣從不缺資金,但缺乏文創無形資產的鑑價人才,讓龐大的銀行資金也無從進入文創業,諸如這些,政府都應該多方面的配套思考,才可能為下一代打造另一次的台灣奇蹟。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