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銀真能有「鯰魚效應」?台灣的問題與挑戰

2019/08/26 15:11

原本 3 選 2 的純網銀執照競爭,結果金管會意外的允許所有業者執業,會否令早被認為其實不好賺的純網銀因此更陷困境,受到市場關注。

事實上,網路銀行的概念很早之前就已誕生,近期金管會所頒發的純網銀執照,其比一般所稱的網路銀行更狹義的多。最早的網路銀行其實是指,能在線上辦理銀行業務而已,這對現今的銀行而言,幾乎每一家都能辦到,後來才有更先進的數位銀行來取代舊有的網路銀行概念,近年來許多人所稱的網路銀行就是指數位銀行,其實也都適用於同一張執照,沒有特別區別。

當然其中還是有所不同,舊稱的網路銀行仍有部分業務受限於實體銀行的業務時間,而數位銀行則沒有。簡單來講,從網路銀行到數位銀行,差別在於營業時間。然而網銀到純網銀的演進過程的重點,則在於去實體化,也就是擁有實體門市與否。純網銀之所以特別,就是真的讓一切服務都在網路上進行,雖然同樣都是提供金融服務,但實務上有很大的區別。

純網銀未成氣候

簡單而言,純網銀的最大挑戰在於完全沒有人的金融服務其實很難,就像是自駕車的應用一樣,完全沒有司機跟輔助司機開車,差別很大。目前就國外的經驗來看,純網銀的經營相當困難,所以儘管純網銀執照看起來好像很有競爭,但國內的銀行業者,其實大多僅打算停留在數位銀行業務,對於再往前一步的意願不高。

此前就有相關業者表示,純網銀在歐美國家發展已有近 20 年,市占率並不高,甚至能真正盈利的也沒幾家,與其弄純網銀,還不如強化自家的網路業務就好。如今由於智慧行動裝置的普及,網路銀行的使用率的確已大幅攀升,據統計,基本銀行業務包括存提款、轉帳、換匯、下單等,目前只有 1 成是臨櫃,其餘都是客戶透過其他裝置自行解決。而數位銀行更是連放款等服務都透過網路提供,還包含許多新興科技,如人工智慧理財等應用。

據研究歸納,就目前各國純網銀的成功案例基本上也都還是針對一般消費者的小存小貸在經營,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為多,這也是金管會早就評估過的事。那麼問題就來了,金管會此次直接開放給 3 家純網銀競爭是否真是好事?當初金管會決定僅發放 2 張執照時,就是認為台灣銀行已經過多,很難再容納更多。然而如今,在短短 2 年內就違背了初衷。

台灣官方相對樂觀

目前金管會的說法是,3 家銀行各有利基,所提之營運模式不同,目標客群亦有差異,均能提升客戶使用金融服務之便利性,促進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且參考近期香港已陸續核發 8 家純網銀執照,新加坡宣布將開放 5 張執照,顯示純網銀之數量並非絕對,且依日本及南韓經驗,純網銀市占率仍低,對實體銀行與市場競爭之影響尚屬有限,所以最終放行所有參與業者設立純網銀。

值得一提的是,金管會提到了「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此理論據說緣起於挪威漁業,在海上捕魚之後,若能讓漁獲能活著抵達港口,賣價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早期沒有太好的技術,且如沙丁魚等生性懶惰,不愛運動的魚種很難活到返港。但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蹦亂跳,因為他會在一群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當沙丁魚發現鯰魚存在後會開始緊張並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就能活著回到港口。

在管理學上,透過中途介入的個體,對群體造成競爭作用,被廣泛運用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企業中常看到許多空降主管就是這麼來的,而目前央行也對金管會這樣的說法進行背書,認為純網路銀行將對傳統銀行帶來一定程度之威脅。甚至表示,未來純網路銀行若成長至相當規模,傳統銀行將面臨客戶流失、收益下降及資金流出等問題,影響其穩健經營。

此外,若純網路銀行侵蝕到傳統銀行業務,將使實體分行價值下降,銀行面臨分行數縮減及輔導員工轉型之挑戰。儘管目前台灣金融業者的確就如同魚槽裡的沙丁魚,但純網銀是否真如鯰魚般強勢還是兩說,事實是,目前國際間純網銀規模及影響力仍普遍不如傳統銀行,但台灣官方對此趨勢抱持樂觀態度。

還是要靠 Get Big Fast

據過往的研究來看,各國的純網銀經驗可歸納為幾項要點。簡單來講,成功的純網銀通常具有幾項特徵。首先,有電子商務或是網路通訊軟體生態圈支持,如日本樂天銀行、中國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及南韓 KakaoBank。其次,原本就具有集團品牌資源及經銷商網路的支持,如美國 Ally Bank、日本住信 SBI 銀行和南韓 K bank。當然其他如與新創公司的合作,加速金融科技研發等,也很重要。

但總體而言,純網銀要持續生存下去,還是必須仰賴快速擴大客戶群的能力。尤其在台灣,數位銀行服務早已普及的環境下,單憑純網銀的噱頭可能不夠新穎,魅力不足,將更仰賴原有品牌客群的支持,若一開始沒有爆發出動能,將來可能也只是苦撐。所以在台灣純網銀市場的 ;3 家業者是否真的有前景,以日本近十年的經驗來看,最快 1~3 年就必須見到獲利。

純網銀雖然沒有實體分行令營運成本可能較低,但也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與客戶的連結。許多金額規模較大的業務,若要僅仰賴網路展開,是相當困難,去掉專業人力,銀行與客戶之間建立起互信將是很大挑戰。而 AI 在這方面的應用前景也尚未明朗,所以純網銀初期都還是仰賴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

當然國際間還是有利基型的做法,例如主打不動產及汽車金融貸款的美國 BOFI 及 Ally Bank 等。其利用網路技術與專業團隊及經銷商合作,面向特定客群來發展,以更低的成本這些領域內取得對傳統銀行的優勢。而部分日本網銀業者也已開始嘗試使用 AI 放貸的機制來更進一步降低金融業務成本,不過這方面將牽扯到監管問題,就算技術到位,若要在台灣普及仍需時日。

台灣並非有利戰場

若要簡單了解網銀的失敗關鍵,其實 1995 年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網路銀行──安全第一銀行 SFNB 就已是個經典案例。自 SFNB ; 成立後業務擴張相當迅速,夾著費用低廉的優勢,一年後就擁有大約 7 千多個帳戶,總存款額超過 2,000 萬美元,風頭一時無兩。但最終因為無人化,導致金融服務不夠靈活,客戶黏著性低,在傳統銀行開始跟上電子化後,就衰落了。

如今純網銀的策略基本上就是要改善客戶黏著度差的問題,才會去強調既有的用戶生態圈。當然,這些過往的經驗,對於想從事純網銀的業者應早已熟讀百遍,預計應都有信心能面對挑戰,如 LINE 及樂天在建立生態圈上就相當有經驗。但無論如何,本質上,純網銀主要還是適合在土地廣大、人口較為分散的市場中經營,才更能突顯出無需實體分行的競爭優勢,如中國及美國。

而像台灣這樣地狹人稠的市場,網銀並沒有地利,加上原本銀行家數就偏多,且金融電子化早就普及,其實尤為不利。雪上加霜的是,如今全球央行也即將迎來一波降息潮,太單純的存貸業務獲利將會越加困難。還有資安威脅近幾年也層出不窮,幾乎所有導致過去純網銀失敗的環境因素,在台灣都有,且相當深刻。若真要突破,可能必須拿出更加意想不到的先進技術,或是範圍更廣闊的商業模式,例如免手續費換匯等,這點對 LINE 及樂天等跨國集團所經營的網路銀行可能就是個利基,且對傳統銀行應該會有很大的激勵。

不過如今,就算這些都早有對策,純網銀真能做出市場區隔,但最大的變數,可能還在於金管會的許可執照突然從 2 家變 3 家,若各家業者的競爭策略,還僅限於市場只有一家同行去規劃,且前期各家展開的業務應不會有太大差異,那麼此衝擊其實不可小覷。簡而言之,看重初期成長且業務較單純的純網銀,並不真的如鯰魚般適合在擁擠市場中生存。若政府真的想激勵沙丁魚,純網銀還需其他政策支持,如稅負減輕或放寬 AI 技術在信用評級上應用等措施。

(首圖來源:Business photo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

(本文由科技新報授權轉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