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當我們「併」在一起

2012/08/09 10:34

精實新聞 2012-08-09 10:34:45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當產業趨向成熟,併購是企業主追求快速成長最常用的手段,特別是在「苦日子」將至的這幾年,更是「三天一小併、五天一大併」;說穿了,除了「靠在一起好取暖」外,大環境的驟變,也是不少賣家願意放下姿態,重新思索放棄自主經營權的關鍵,但併購不等於快速成長的保證,很多策略入股最後也因看的見的顯性或看不見的隱性因子,黯然落幕。

這兩年的併購或某種形式的策略聯盟案真的很多!以科技業來說,更是國內、外皆然;其中Google去年8月瞄準專利斥資125億美元併購Moto,今年又再出手併下線上即時通及郵件應用程式公司等;社群巨擘FB今年也陸續吃下Instagram等應用程式公司;鴻海(2317)雖與夏普入股還在重新議價,但雙方結盟的關係仍存;垂危的Nokia被併購的傳言不斷…。

國內市場情況也是如此,聯發科(2454)與晨星(3697)的「大小M」結合、美商新思科技高溢價併購思源(2473)、元太(8069)吃下友達(2409)子公司達意等;金融業金融海嘯後的併購潮同樣精彩,先是外資保險出走由國內保險業接手,造就了富邦金(2881)這三年的獲利榮景;中壽(2823)、中信金(2891)同樣在此浪潮下,擴大保險版圖。

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證券業更產生質變量變,元大金(2885)吃下寶來證、開發金(2883)併下凱基證,坐穩國內證券業兩大龍頭,爾後也帶動一波證券業併購潮;好久沒有出手的國泰金(2882),今年也跨海吃下柬埔寨銀行;隨私募銀行入主的中小型銀行仍在尋求買家,華南金(2880)、國泰金、元大金、兆豐金(2886)、中信金等還言明將參股大陸或東南亞金融機購,這波金融併購潮看來還只是個起點。

為什麼這兩年的併購這麼多?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景氣不好,小廠為求生存、大廠為求規模經濟,大家「靠在一起好取暖」,而對買方來說,啟動併購除了要大,其他如綜效、關鍵資源及競爭地位也是併購的加分項。而選擇在市場最壞的時候合併,當然有很高的機會取得較低的併購價格,但就得忍受黎明前的黑暗,對黑暗期長短的承受度,攸關買家口袋深淺。

當然,併購是尋求快速成長的捷徑之一,但結局不一定都是皆大歡喜;最好的情況是「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以金融業來說,過去十年不乏這樣的顯例,很多民營金融機構都是靠併購壯大,逐步形成目前的「吳、辜、蔡、花」四大集團;而金融海嘯後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富邦金,延續併下台北銀行、港基銀【後更名富邦銀(香港)】的成功經驗,當時勇於出手併下ING安泰人壽,不僅讓該公司「三度轉骨」,轉強、轉更大,更帶動國內金融業一片跨足保險潮。

有成功、自然也會有失敗的案例,明基2005年雄心勃勃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最後因企業文化難以整合,又碰上強勢工會,黯然退場,這一拳確實讓明基受了重傷,久久難以癒合;2005年國內正逢二次金改期間,因台企銀(2834)工會的連續罷工,讓被「指派」吃下該行的兆豐金摸摸鼻子走人;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2009年11月宣布吃下奇美,是當年最石破天驚的合作案,當然現在就論成敗或許太早,但因剛好碰到面板寒冬,從奇美電(3481)市值來看,投資人似乎不太買單。還有台積電(2330)投資茂迪(6244),近期傳出也將擇機出售…。

光從歷史上經驗來看,相較於併購成敗的財務或業務面的顯性因子,更多失敗例子其實來自預期外的隱性因子,最常見的就是文化及人才的整合失利,併購合約期滿後,人才全留不住,徒留空殼。而歷史上合併的成敗已見,近一年的併購案不少還處於曖昧不明的觀察期,包括元大金/寶來證聯姻及開發金吃下凱基證後,雖因併購後無奈碰到證所稅搗亂,以致目前股價也已跌破併購時價格,但多數人仍看好證券業將因此產生質變量變;「鴻夏戀」至今還被說為羅生門,「聯日抗韓」的策略佈局能否歡喜收場,考驗雙方智慧。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