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台電子元件廠接單豈怕日圓貶?

2013/01/03 09:45

精實新聞 2013-01-03 09:45:2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新曆年開春第一個交易日,日圓對美元應聲貶破87,創下2010年8月以來新低,日圓兌台幣更創下2008年12月以來低點,在新任首相言明將無限制供應日圓並放寬通膨容忍區間下,市場已有言論喊出,近期恐就見到90,三年內日圓對美元將看到100,而弱勢的日圓對亞洲經濟體的影響多大?

日圓此波一貶不回頭,推手當然是新任首相安倍晉三,在幾次公開喊話及對日本央行施壓的傳聞下,以弱勢日圓作為刺激經濟的主要手段,企圖心可見,市場甚至傳言日本政府考慮成立基金用於購買海外債券,藉以進一步壓低日圓匯價。

日本經濟仍處於「後失落十年」時期,利率也還在歷史低檔附近,自金融海嘯後的「逆經濟」走升,籌碼因素較大,此次在政府表態將強力干預下,市場多認為僅算是「回歸」日圓該有的合理價值,多方反缺乏反撲理由,也是日圓匯價一貶不回頭的主因。

日圓的弱勢,姑且不論對實體經濟的挹注有多大,但是敏感的股市早已提前反應,在出口股領漲下,日股重新站回1萬點大關,創下2011年4月來新高,股民舉雙手歡迎新首相「德政」,問題是如果經濟困境單靠單一匯率因素就可解決,難道其他國家不會如法炮製?

其實,這也是不少經濟學家憂心今年恐有區域性貨幣戰爭發生的可能,特別是日本鄰近的亞洲市場,包括台灣、南韓都有不少零組件為主的高科技產業,皆與日廠面臨直接競爭,衝擊最明顯,這幾週媒體已密集點名包括PCB、被動元件、連接器等,過去幾年或曾受惠日圓升值的轉單效應,在正面助力消除下,訂單是否回流日本?攸關相關產業未來幾年成長動能。

但是,日圓貶值不會是終端品牌廠考量成本及訂單流向的唯一因素,以本波日圓對美元自高點77.1貶至87以下估算,貶幅介於12-13%,但以零組件產業料工費分布來看,原料佔生產成本比重都超過五成,甚至高達七、八成,該部分購料仍以美元計價為多,日圓走貶可能讓日廠購料成本增加;而即使日圓貶值超過一成,有利降低成本,但日本與韓國、甚至台灣之間的人工成本差距又何止一成,也因此就連日本當地研究機構第一生命研究經濟所都認為,除非日圓對美元貶至100,才可能對日本經濟產生有利的整體影響。

反而對台灣來說,因日本是台灣最大的進口國,近年佔進口比重落在15-20%,其中,又以機械與電機設備為進口大宗,該等除電子消費品外,不少也屬各產業資本設備的支出及購置關鍵原料後的加工出口,假設台幣兌日圓升值,相關廠商成本也有機會降低,台廠不盡然全然皆輸。央行以往在擔心強勢日圓恐變相增加台廠成本下,升貶值間面臨進退兩難,此次日圓反轉,或可讓台幣匯率考量更單純些。

且除了700萬的股民外,日圓貶值對國人更直接的影響,可能在於每年超過150萬的赴日旅遊人口,在台幣兌美元相對強勢下,自然有利刺激國人赴日旅遊意願,帶旺旅遊業。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