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央行拉詹;一味追求成長、歐美央行不惜玩火

2015/05/21 09:21

MoneyDJ新聞 2015-05-21 09:21:47 記者 陳苓 報導

歐美央行瘋狂印鈔的貨幣政策,不只讓主權基金憂心,開發中國家也膽戰心驚!印度央行總裁拉詹(Raghuram Rajan、見圖)直批,已開發國家央行為了追求成長玩火,可能會傷害全球金融市場,也忽視了開發中國家的需求。

路透社報導,拉詹是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首席經濟學家,也曾對2008年金融危機提出預警。他呼籲各國應在貨幣政策攜手合作,已開發國家央行也該更認真看待國際責任。他認為IMF應該出面領導,檢視當前非傳統貨幣政策對全球的衝擊,了解能否造福多數民眾。

他在紐約經濟俱樂部演說後表示,通貨緊縮憂慮縈繞央行心頭,無怪已開發國家央行不願屈就於低成長,就算該國經濟潛力僅有如此。他說,IMF應裁量這些寬鬆措施是否超出界線,因為各國央行不會這麼做。

英國金融時報(FT)5月7日報導,部分專家認為,近來債市震盪僅是今年債市大多頭的修正。歐洲央行(ECB)3月啟動QE,投資人蜂擁入場、購買歐債,大幅推升歐債和歐股價格;投資人滿手部位,對於市場情緒的細微變化極為敏感,波動更為放大。最近幾週油價回升,歐元區的通貨緊縮憂慮減緩,促使歐債殖利率反彈。M&G Investments債券基金經理Michael Riddell指出,很難了解背後原因,或許由於央行行動鈍化了經濟和市場價格之間的關係。

挪威「全球政府退休基金(GPFG)」執行長Yngve Slyngstad 4月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來自貨幣政策的投資風險已經達到前所未見的水準。

彭博社1月29日報導,《美元陷阱》(The Dollar Trap)作者Eswar Prasad認為,先進國家央行的行動,預告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量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擁有開放資本帳的新興市場和小型經濟體,如新加坡和瑞士等,容易遭受到波動性的長鞭效應(whiplash effect)衝擊。報導稱,大型國家不該掉以輕心,新加坡和瑞士有如全球經濟體質的預警系統,國際經濟若有問題,這些國家最早生病。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