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美國對中關稅並未如預期迫使跨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

2021/08/16 11:42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發表專文探討在美中貿易戰以來,在中國營運美商之因應態度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研究員Jack Zhang及加州大學教授Samantha Vortherms本(8)月10日聯名發表以「勢不可擋的巨力遭遇無法撼動之物:脫鉤時代的美中供應鏈」(Unstoppable Force Meets an Immovable Object: U.S.-China Supply Chains in the Age of Decoupling)專文,要點摘陳如后:

關稅與脫鉤(Decoupling):

處理美中貿易戰係拜登政府一項最棘手的外交挑戰:2018年後,美國對中國產品課徵之關稅增加6倍,其涵蓋3分之2中國進口品。該等新增關稅在美中2020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協定」後仍大多維持,美國商業團體對此多持批評態度。此外,拜登政府如同前川普政府,限制中國在美國投資,及管制高科技產品輸銷中國。

拜登政府不急於取消301關稅:在對中國策略性敵意升高,美國對中國之301關稅成為國家主義下不可或缺的一環。前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在面對外界批評川普貿易政策時表示,若企業希望穩定經營,則應將廠房遷回美國;前任副國家安全顧問Matthew Pottinger則稱,若美商盼在中國做生意,必將犧牲美國價值。美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表示不急於撤除301關稅,並將其視為對中籌碼(leverage)且對美國製造商提供保護。

美中商業網絡關係仍然密切:儘管美中政治敵意逐漸升高且關稅之經劑成本增加,然美、中企業在金融、知識及生產之網絡仍然關係緊密。依據去年6月調查,絕大多數美國企業仍然不支持與中國「脫鉤」。

在「脫鉤」時代下之跨國企業(MNCs)及與中國關係緊密之全球供應鏈如何因應逐漸升高的政治風險:

問題:外國MNCs是否離開中國市場?

中國持續吸引外人投資:美中貿易戰使「貿易」從原本為雙方關係之穩定基石(cornerstone),轉為不確定及風險來源。美、中之決策者逐漸擔憂在經濟上相互依賴帶來之風險,此對在中國的MNCs帶來極高政治風險。然中國具備高品質基礎建設、技術勞工、廣大國內市場,仍持續吸引大量外人投資。

關稅增加對MNCs離開中國之影響不大:據統計,MNCs在2019年離開中國之比率為11.42%,高於美中貿易戰前(即2017年及2018年)之7.08%。然該期間,在中國之MNCs從25萬7,404家增至 30萬8,569家。美國MNCs之數目大致持平(2017年1萬6,141家、2019年1萬6,536 家)。美中貿易戰提高在中國MNCs之政治風險,並使其離開中國市場之比率提高;然研究顯示關稅增加對企業離開中國影響不大,離開中國之MNCs並非集中在受貿易戰影響較大的業別,如製造業及資訊科技業等。

企業離開中國多非因為華府施加之政治壓力:據專文作者之研究,美國MNCs離開中國之比率未高於其他國家之MNCs,反映MNCs並非因華府的政治壓力,而「選邊站」而離開中國。渠等研究顯示,雙邊投資協定(BIT)可降低國家之政治風險,以及企業在當地長期經營亦影響其對風險之承受程度。較大型及成立時間較久的MNCs離開中國之比率較低。

問題:在美國MNCs之政治反應係離開中國、公開反對關稅或維持現狀?

專文作者針對500家總部位於美國且在中國營運之MNCs進行調查,以瞭解該等企業是否針對美中貿易戰所導致之政治風險升高,而採取相應行動,諸如離開中國(Exit)、公開反對關稅(Voice)、既不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該關稅之安於現況(Loyalty),研究結果如下:

上述研究顯示,美國對中關稅並未如預期迫使跨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受關稅影響之跨國企業多數未公開反對關稅,然關稅對於在中國之跨國企業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對於較小型及較新之跨國企業造成更為不利之影響。

多數跨國企業並未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關稅,而是避免政治化(apolitical)並調整商業模式:受關稅影響之MNCs大多(占65%)選擇安於現狀(即不離開中國,亦不公開反對該關稅,僅調整商業模式),其次為22%之跨國企業公開反對該關稅,僅7% 選擇離開中國。其中,公開反對關稅者多為在中國較久及較大型之跨國企業。(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