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過關!房仲樂見、建商憂全民加稅

2011/12/13 19:25

精實新聞 2011-12-13 19:25:3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地政三法今(13)日在立法院順利三讀過關,房地產業內解讀,此案將是國內房地產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意味著台灣不動產「低稅」時代慢慢走入歷史。房仲業者多數樂見,認為民眾對房屋持有稅、交易稅的課徵基礎將更靠近市價,且民眾買賣房子也多了實際行情可參考,減少人為操弄空間,房市會逐步回歸基本面。不過,也有建商批評,政府在沒有配套措施下讓「地政三法」闖關成功,未來恐造成自有住宅全面加稅,把居住正義變成居住懲罰。

「不動產實價登錄制度」立法院今(13)日三讀通過,其餘住宅法草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仍如火如荼審查。其中地政三法(平均地權條例、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地政士法)關注的不動產實價登錄,將實價登錄資料「區段化、去識別化」後,再提供查詢;另外,明訂「以登錄之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在相關配套措施未完全建立並完成立法前,不得作為課稅依據」。

信義房屋(9940)一向贊成不動產實價登錄,信義指出,目前國人在持有或交易不動產所負擔的稅並不重,主因課稅依據的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與實際不動產價格落差過大,尤其是在台北市等都會區更為明顯,造成稅負不公的情況,不過,一旦實價登錄上路後,政府累積足夠的成交資料,就可以把相關稅基調整接近市價,達到改革的目的。

信義認為,奢侈稅後房市已經呈現盤整趨勢,「實價登錄」上路後,並不見得全然都是利空,主因由政府公告的實際價格,對於買賣雙方將更有「公信力」,買方可避免因為交易次數少、不熟悉行情,而遭到有心人士以遠高於行情的價格成交,而屋主也不必擔心買方砍價,把價格拉得太高,在有實際、可信的價格參考,實價登錄反而可縮短雙方對於行情的探索時間,促進房市交易效率。

信義指出,實價登錄要能取得民眾的信任,除了不實登載的罰則外,主管機關應有完整的查核機制,一旦民眾認定政府公告的成交行情,當作買賣行情的價格依據,但若登記的是錯誤的資訊,反而會讓實際登錄的美意大打折扣。

台灣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火宣)則指出,實價登錄和國際趨勢接軌,房仲業樂見其成,未來銀行在房貸審核上,有數據可以參考,可以加速房貸審核;另外,房價透明化後,在供給稀少的精華地段將有穩盤、撐盤的作用;在供給量大的市郊,房價影響恐怕比較大。

他表示,香港實施實價登錄多年,港人只要到田土廳申請帳戶,就可以付費查詢想了解的不動產資料,不過,香港並沒有因實施實價登錄後,達到平抑房價效果,反而近幾年香港供給稀少,但內地人赴港置產居多,因此造成房價飆漲的現象。

邱太(火宣)預期,實價登錄對明年房市影響程度不大,反而奢侈稅、歐洲債信危機,市場信心不足對房價衝擊較大,不過,在台灣央行低利率的貨幣寬鬆政策保護下,房價可望軟著陸,並不會出現大崩盤的狀況,預計明年房價修正空間最多10~15%。

不過,相較房仲業者的贊同,建商則顯得較難接受,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賴正鎰指出,政府雖提出不會把實價登錄做為課稅機制,但這仍無法讓持有房屋者安心,未來還恐讓全台灣87%擁有自用住宅者全面加稅,實價登錄只會成為表面上的公平正義,實質上卻是每個民眾的稅收增加,居住正義變成「居住懲罰」。

賴正鎰說,車已上路就不可能再回頭,實價課稅只是早晚的問題;目前制度以公告現值課徵土地增值稅和不動產實價課稅制度,就像是公制和英制的差別,並不是不好,如果現制課稅額度偏低,政府可以調高公告現值,但硬要推動新制度只會造成全民不安,短期內還會有一段適應期,勢必會造成房市交易的衝擊,影響經濟成長,居住正義會淪為對民眾不利的「居住懲罰」。

賴正鎰舉例,以30年前用當時公告現值10萬取得的土地和房屋來看,調漲公告現值為50萬,但如果突然間以市價150萬來課稅,課稅級距一口氣增加100萬,明顯對現有房屋者不公平。以台灣自有住宅比率高達87%,自有家戶數也多達800萬戶,這些已有房子的民眾如果要換屋、買賣房子,將採計實價課稅,民眾繳稅的額度至少增加3到4成,政府一次性調高稅收的作法,是變相在懲罰在台灣購屋置產的民眾。

個股K線圖-
熱門推薦